為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,改善人居環境,五道河鄉努力打好治理與維護“組合拳”,探索人居環境整治“四?!毙履J?,改善村容村貌,全面提升群眾幸福指數,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向縱深發展。
“常清”——持續改善人居環境。一是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,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。結合防火期“六清”工作,對各村主街道、馬路邊、田邊、林地邊等進行集中清理。今年3月末,鄉黨委書記組織鄉村干部、保潔員、護林員、公益崗、第三方環衛公司及公益崗60余人,到“5010”建廠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,出動工程車7輛,清理垃圾50余立,打造全鄉工作亮點。二是將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相結合,以農村生活垃圾、村容村貌為突破口,提升基礎設施建設,開展村容村貌專項治理,對轄區內重點區域進行全面清理。發揮第三方環衛公司、保潔員作用,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拉網式清除,做到垃圾日清日運,實現人居環境持續改善。
“常查”——確保整治取得實效。一是嚴格暗訪督查。成立鄉人居環境整治暗訪組,深入到村,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拍照和影像,在鄉村干部大會前進行播放,并限期整改,對整改不到位或長期不整改的進行通報,并扣減積分。二是加大巡查力度。健全“鄉干部包村、村干部帶頭、群眾積極參與”的工作制度,明確責任,細化人員分工,強化監督檢查,對重點區域、重點問題定期“回頭看”,及時處理新問題,持續鞏固人居環境治理成效。三是開展黑臭水體排查及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工作。加大巡河力度,發現問題及時整改,今年全鄉實現有效巡河224次,保障了全鄉河道水體干凈,農戶飲水清潔安全。加強對養殖戶的監督檢查,2023年共檢查養殖場所15個,發現問題5個,限時整改到位,實現牲畜糞便日清。
“常比”——營造比學趕超氛圍。一是戶內評比。以美麗庭院創建為契機,在“五美”基礎上,將“庭院美”作為評比的重要標準。采取農戶自評和群眾互評的方式,組織村民開展評議,對衛生習慣好、屋內衛生好的農戶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,達到激勵先進、鞭策后進的良好效果。二是小組分片評比。各村開展衛生評比“擂臺賽”,村民代表和村書記每季度對村域內各村民小組戶內衛生、街道環境等情況進行評比,對環境衛生好的小組進行全村表揚,對環境衛生較差的小組進行約談,形成“以賽促行、以行促效”良好氛圍,調動全民參與的積極性。三是各村按月評比。制定積分考核制度,細化評分標準,每月由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和各村書記組成評比小組,到11個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現場觀摩評比,年底分別評選出積分前三名和后三名,按照獎懲機制,給予獎勵和通報等,全面提升各村工作積極性。2023年,通過前三個月的比拼,我鄉共評出美麗庭院11個,打造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2個,并組織各村到示范戶、示范村參觀學習,以高標準帶動全鄉人居環境整治大提升。
“常久”——不斷改善村容村貌。建立健全人居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,延續人居環境治理成果。一是創新管理、健全機制。保障資金落實。鄉財政每年將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資金列入財政預算,為環境整治工作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。加強宣傳引導。利用廣播、宣傳單、微信朋友圈、制作微視頻等宣傳媒介,充分調動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普遍提升環保意識。創新監督考核機制。探索全民監督機制,采取環境問題“隨手拍”、有獎舉報等有效監督模式,進一步提升監督考核的有效性。實施村莊美化綠化工程。按照村莊規劃布局,將街道兩側、廢棄和閑置地等作為綠化重點,加快提升村容村貌,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。二是深入推進“廁所革命”,堅持整改與改造提升齊頭并舉兩手抓。開展問題廁所“回頭看”,發現問題及時整改,確保廁改工程真惠民;推進農村老破舊臟廁所改造提升,做好改廁質量監督,確保建一座行一座用一座。運行改廁“五項機制”,實現“管、修、清、理、督”落實到位。截止到2023年,我鄉共改造提升農戶廁所1000個,通過回頭看,發現問題50個,全部整改到位,能夠正常使用。
人居環境整治沒有休止符,生態環境整治沒有完成時。我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。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創新,群眾認識有待提升,人員、經費不足等。針對不足之處,我鄉將不斷壓實責任、細化舉措、強化督導、加大宣傳,穩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。